如果有留意過伯大尼的介紹,聖堂內置有十二尊門徒像, 1974年伯大尼售予香港置地,教會撤出伯大尼前,把十二尊門徒像相贈予教會的友好及團體,散落世界各地。演藝學院2003年接手了伯大尼,進行歷史復修的時候,有幸尋回當中四尊,並成功複製重置於教堂內;另外八尊至今下落不明。
玖號一直都好在意伯大尼這個地方,本身仙臣不太想去,但我堅持這裡總是有點什麼要再去看,我覺得伯大尼(1875年建成)本身就和拿撤勒樓(1896年建成)是一起的,同樣都是當年「巴黎外方傳教會」的物業,一邊是療養,一邊是出版聖經,兩者雖各有不同功能,但都一樣是服務「巴黎外方傳教會」。
玖號去過伯大尼幾次,對這裡情有獨鍾,相反仙臣覺得修復後沒有東西值得看。我買好票夾硬和拾仔要他一起去,當半天遊都好。回來後,仙臣忽然說,教堂那四尊門徒像也許有點故事在背後……
仙臣再一次透過檔案偵查,按「文件」索驥,查出其中三尊聖徒像真品由天神之后女修會接收。好奇的他聯絡上女修會管理的聖嘉勒小學及女書院。幸得兩位校長深明大意,讓我們到校訪尋聖像,結果發現不止三尊﹗﹗﹗故事很長,留待日後再詳談。
經歷連日來,我們然後從蛛絲馬跡去接觸相關人士,包括:演藝學院、聖嘉勒學校校長,及至今天終於聯絡上巴黎外方傳教會香港會長 Fr. Matthieu Masson,並求助神父為我們找到新的一尊門徒像及另一尊不知名的聖像認證。神父同步向當年有份參與復修的Mr.Philip Soden(當時演藝學院副校長)查詢,原來我們的猜測應該是正確的。﹗Mr.Philip Soden亦通知了剛卸任的演藝學院校長Prof. Gillian Choa,請求校方立案跟進。不過,本著「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」的態度,我們已相約Fr. Matthieu去聖嘉勒女書院一趟,再證是否當年失去的聖像之一。
之後再跟大家談談,我們另外再找到一尊都可能來自伯大尼,甚或是屬於拿撤勒樓的一尊聖像。(太長篇)
No responses yet